2023年度总结
2023马上结束,为了继承惯例,特拟总结,以备回顾。
一年就这样过去了,发现自己能记住的不是很多,大量且冗杂的信息让我的记忆不堪重负,我不得不翻开我的日程表去回顾匆匆离去的一年。
这篇文章打算以类别划分来整合整年的碎片。
文前总结:今年应该算是总共干了三样事情:推免 + 比赛 + 自我探索,每一件都很耗费心神。
学业微进程
1 线下自由的校内
年初寒假期间一直在搞软著,同时跟着校内某项目组希望搞篇论文,可惜最终论文这方面实打实地失败,软著倒是水了两篇。
上半年可以算是解封第一学期,一切都是新的,所有陈旧的疫情规则面临瓦解,这下领导的面子是不是就挂不住了(。
可能因为学校撑不住了提前放假,期末考试暂时延期,然后又在假期经历解封,期末就推到了开学。还算行吧,假期复习了一点时间,开学后又复习了一点时间。只记得数据库考崩溃了,其他只剩下了空白。
那么整个3月和4月都在刻意准备保研材料,找老师签推荐信,然后关注着自己的软著进程。
期间参加了推迟到三月份的六级,第二次裸考,竟然上了500。
5月开始,各校的保研事项便零星开始了,各种报名材料的整理和填写,作为在推免方面毫无经验和见识的学生一枚,只能拟定海投策略。
6月初,期末考试和超多推免报名夹杂,真的非常焦虑和紧张,既要抓紧复习期末考试,又要在截止时间之前提交完报名材料,复习时间基本都被占的差不多了。而且最后一个学期的课程还很多,学分还有一些,决定着之后的保研情况,不容小觑。这段时间非常考验人。
考完试就是紧接着的其他的学校报名,线下夏令营,必定很卷,而且计算机真的就是卷死了,往上走真的非常难,其他人有论文,有竞赛,有科研,有学校背景,有排名。我这种小兵小将根本没有机会。
真的出乎所料,这学期的考试都考得非常强,我直接跌落十几名排名(综测),绩点排名也落了一名。好多人真的就是基本科科满绩,比不起啊。
这次考试,出了一点小情况,有一门RFID我复习的时间非常久,比一些同学复习的都详细,但是分却比一些基本在考前一两天复习的人的分还低,我直接找老师了,老师表示大题主观题给分很低,愿意给我申请复核修改,但是最后还是没改成(学院驳回)。只能说老师把卷子让给了研究生来改,研究生对这个主观题也不是很懂,只知道看答案去给分,我写的就是课件上的答案,可能和答案不太一样把,他硬是给我了低分。就因为这几分,我绩点发生了变化,绩点排名落后了一名。(我用这个落后的名次报了复旦,不然复旦还有可能,也只是这么说说,还真不一定去成)没想到之后我就要成为我的一生之敌(研究生)了,哎。
之后就是推免进程,回校之后先是推免,结束后又是比赛,见下文。
2 各地的升学探访
2.1 旅游篇
真的是全国各地到处跑啊,真的很花钱,但是某几次也是玩的真不错。
前面几次可能还不是那么有经验,没有规划好时间去当地旅游下,后面就逐渐上手了。
光是夏令营和预推免就去了好几个地方,北京(2次),天津,南京,武汉,宁波,长沙和上海都有机会去,但因为某些原因拒绝了。
北京一直想去人大,可惜太难了。前期没准备好,后面它预推免就不收人了。北航因为是第一次夏令营,且自己很多方面准备不充分,直接就没有了。第二次来北京的时候,来的是北师大的郊区,直接用机试拿下了。但是考虑到北师大的title,没有选择北师大。
北京,天津,南京,宁波四个地方,都和同行之人去当地旅游了一番,去的地方还挺多的,可谓是非常不错。很可惜去武汉的时候没有好好在当地转转。
留了很多照片纪念,但是想着还没有结果,而且那段时间都挺紧张焦虑的,就没发出来。
2.2 面试篇
为了推免的面试准备的挺多的,我专业课问的不多,发现基本都和项目有关,而我项目基本没有,非常惨,转眼一想,现在这个结果其实很不错了。
发现很多时候全是靠机试成绩撑着,不然真的没学上了。
总结下,夏令营+预推免本来可以去的学校:吉大CS,北师大AI,天大智算学部,东南计专,浙大软院,中科大网安。因为title优先权较高,只剩下浙大和中科大两个选择,又因为浙软的地理位置、学费以及网上评价等原因选择了中科大, 中科大地理位置不算好,但也算有华五名头,我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,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落得一个“菜”字。
详情点击 推免那些事 查看
拖沓的比赛生涯
今年算是省赛和区域赛都参加了,也算没有真的留下什么参赛的遗憾了。只能留下实力不够的遗憾。
1 省内竞技
年初2月的牛客寒假多校还在参加,但是感觉假期训练的不是很足够了。回到学校后感觉训练的也不多了,因为要专注于推免了。
大概在3月,参加了郑轻的邀请赛,拿了300块钱,虽然只分到100,真不错~可能算是疫情后第一次出去线下参赛了
参加了4月的天梯赛,虽然在校内第2组,但还是很幸运能够拿到个人奖国三的。没想到校内多名著名选手竞双双开演,远远落后,开了我的眼。
线下参加了5月份的CCPC省赛(5.7)和ICPC省赛(5.21)。在队友的强力带领下,双双拿金。
CCPC省赛,取名“日子会越来越甜的”和校内某队”孔乙己在流水线上哭着要回古代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ICPC省赛,虽说参赛体验并不是很好,但是远跋洛师,算得上小旅游?很多方面对我来说都是初次体验。(第一次坐高铁,我就是那么没见过世面)
参加了六月的校赛,老队友,老实力,与第一失之交臂,很是痛心。
2 走出旮旯
本来想着上半年参加完省赛,就退役专心准备推免,下半年的区域赛也不打了。但回到学校后因为有某队邀请,我也同意了,只能在推免结束后尽力让过期的实力恢复正常了,但似乎真的恢复的不多。
推免后,参加了三站。南京,深圳,济南。都是跑的很远,可恨的是,这个恶心北区不报销,朝令夕改,一直在挑战他们的下限,之后我也不再唱好北区。
深圳拿了铜,体验很好。至于另外两站,因为诸多原因,都差一点,只能遗憾退场了。
不管区域赛的成绩怎么样,这只能说花钱买教训,没有报销。期间还是思考了很多的,去了很多的地方,走出了这个犄角旮旯的地方。
在深圳时还去找了在腾讯的学长聊,相当值得此行。发现似乎就去深圳收获了很多,难道…?
详情点击 ACM退役记
生活破碎与重建
1 建立日志
今年突发奇想,建个日志记录会怎么样。然后我就干了这件事。想记录就写,没想到记录就不写,主打一个自适应调节。
同时,今年也算是使用TickTick比较完全的一年,使用方式不断发生更新和变化,记录内容变得多元化。标签不断进行更新调整,日程管理也更多样。
2 思维重构
我想如果从一开始接受的思想教育就是错的,那么什么又是对的,那么如何去学对的思想,便因此开了此题目。
已有的思维方式根深蒂固,最新的模式还未形成体系,且极难替代旧模式。这完全是很难形容且很难定形的东西。
下半年不断探索,虽然思维没有发生变化,但是我已经倾向转换思维来思考了。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,而且想法也不成熟,就是一丝观念。
3 习惯试探
听过21天形成一个习惯的理论,我想着能不能试试,看看是否有效,那么我就去干了。
一共建了3个习惯,截止12-17至今分别执行了90、90、85天,根据贪心法,习惯执行结果只会更好,不会更差,所以我考虑先执行下去,看看最后是否会得到一个最优结果。
时间轴纵观
1 年初印象
年初算是正式的寒假了,迎来了长久未到的解封。疫情对我造成了严重的打击,也让我对公信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。
2 年中羁旅
很庆幸一些该做的事情都做了,不然没有现在这个结果了。
还是要抓住可能出现的每一次机会,不然真的没有现在的情况了。
3 年末微探
基本已经完全自由了,没有什么任务的压迫了,可以找点感兴趣的东西去玩,去看,去干了,可以开启探索模式了。
2024 Flags
另外,从来没有立过flags,既然要重构,那么不知成效就先去试,故次年立之。
目标应该是以学习上为主,当然其他方面的怎么会放上来。
1 阅读
- 阅书15本
要求应该不算很高吧,虽然说有点小挑战,按照下半年进度来看,基本一月能看完一本,但为凑好看的数字,15也算有点小挑战,毕竟初次实施,不能一下子打击到信心。
2 开发能力
- 操作系统、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三大LAB做完
- 看一个源码(STL,DB,NGINX等)
3 博客写作
- 75篇博客
这个完全不过分吧,只是想要延续写博客的传统,完全不是为了完成目的而存在的。
- 写12篇月总结
这个数字一下子就小了很多,应该不会完不成吧。
3 玄学目标
- 心态方面是不是要改变下,自信点,高中就是容易紧张,大学因为疫情又锻炼的不多,又很容易在强者环境中畏畏缩缩,希望改变下。下年再来看,看下年的自己怎么说。
- 完全贯彻解决问题型思维。
- 基本具有”高速公路-结构-模型”思维,可能需要刻意训练。
玄学目标完全是个人主观想法,不太有依据而言。
总之24年目标还是有些挑战性的,玄学目标更是毫无目的性,完全需要自主探索,说不定就掉进一个深坑。